东西问丨贾世杰:一块怀表讲述了怎样的南洋华侨抗日救国故事?
中新社海口7月6日电 题:一块怀表讲述了怎样的东西南洋华侨抗日救国故事?
——专访海南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贾世杰
中新社记者 张茜翼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海南省博物馆珍藏的问丨“1940年南洋华侨赠冯白驹的怀表”,以其深厚的贾世杰块讲述救国历史内涵和感人的爱国故事受到瞩目。
这块怀表讲述了怎样的怀表华侨南洋华侨抗日救国故事?海南省博物馆陈列部主任、副研究馆员贾世杰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南洋作出解读。抗日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这块怀表为什么会成为海南省博物馆的故事镇馆之宝?它牵起了南洋华侨与琼崖革命将士之间怎样的特殊情感联系?
贾世杰:南洋华侨赠给冯白驹的怀表看似普通,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东西历史信息。
这块怀表由南洋琼侨于1939年至1940年间赠予冯白驹,问丨当时正值琼崖抗战最艰难时期。贾世杰块讲述救国1939年日军侵琼后,怀表华侨国民党驻军溃退,南洋海南逐渐成为一座“孤岛”,抗日琼崖人民陷入生死存亡的故事关头。这时,东西南洋琼侨青年组成“回乡服务团”,在符克团长带领下回琼,深入敌后宣传抗日、输送药品,牺牲百余人,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这块怀表还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作为南洋琼侨捐赠的实物遗存,它蕴含着鲜明的异域风格与时代特色。早期的怀表属于奢侈品,南洋华侨购买这块怀表的价格不菲。这块怀表属于“猎壳”怀表,表壳由耐用的弹簧铰链盖组成,可盖住怀表的表面,机械制造技艺精湛,蕴含着浓郁的英伦风格。英文Cervine是“鹿”的意思,表盖内侧精雕细刻着一只鹿形图案,表端配备了一条长链表带,表带两端装饰有小巧的环扣,设计别致。
把这么一块贵重的怀表赠予冯白驹,可以说是琼侨与琼崖军民“血火同盟”的具体体现。当时,冯白驹领导的独立队接连取得潭口阻击战、罗板铺伏击战等胜利,成为琼崖抗战核心力量。华侨将怀表赠予冯白驹,是对他领导的琼崖抗战的支持。
中新社记者:琼侨回乡服务团将这块怀表赠予冯白驹,反映了当时南洋华侨怎样的抗日救国情怀?
贾世杰:这既反映了南洋华侨浓浓的爱国情怀,也体现了他们救亡图存的责任与担当。
1939年日军侵琼后,南洋华侨目睹故土沦陷、同胞遭屠戮,救亡图存的紧迫感更为强烈。他们迅速组建回乡服务团,毅然投身抗日,体现了“山河破碎,匹夫有责”的担当。
为支援琼崖抗日,新加坡琼侨曾一天制花30万朵筹款,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在滇缅公路运输物资、牺牲过半。这种跨越山海的支持,充分展现了当年海外华侨勇担民族大义的爱国主义情怀,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凝聚力。
中新社记者:琼侨回乡服务团留下了哪些抗战足迹?
贾世杰:琼侨回乡服务团是抗日战争时期由海外琼籍华侨和港澳同胞组成的抗日救亡团体。它的成立,与宋庆龄等爱国人士的号召密切相关,尤其是1938年香港琼侨青年率先成立“琼崖抗日救护队”。
琼侨回乡服务团由琼崖华侨联合总会领导,以“救国救乡”为宗旨,旨在动员华侨力量支援海南抗日斗争,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其成员主要是来自中国香港、越南、新加坡、泰国等地的华侨青年,共240余人。
1939年至1940年,服务团分三批突破日军封锁渡海回乡。他们携带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支援前线,并通过海外琼侨组织保持国际联络,争取侨胞捐款捐物,直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联系中断。
他们还深入战地救治伤员,建立临时医疗站;通过文艺演出、标语宣传等方式宣传抗日,在乡村组织抗日团体,推动农民、妇女等群体参与抗战。他们创作的《琼崖华侨回乡服务团团歌》成为鼓舞士气的精神力量。
1940年,琼侨回乡服务团推动成立了琼崖第一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文昌县抗日民主政府,并选派团员担任政府职务。次年,服务团在中共琼崖特委领导下,参与筹建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推动地方抗日力量的整合。
中新社记者:追溯历史,海外华侨为中国抗战作出了哪些贡献?
贾世杰:海外华侨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为抗战提供支持,贡献巨大。
例如,海外华侨成立了大量抗日团体,包括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等。这些团体通过发表宣言、通电,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为抗战提供了重要的政治舆论支持。
海外华侨也通过捐款、购买国债、汇寄侨汇、投资中国、抵制日货等方式,为前线物资供应与后方生产发展提供坚实后盾。据统计,抗战期间华侨捐款总计逾13亿元,侨汇达95亿元以上;还捐献了大量战需物资,如飞机、汽车、衣服、药品等。
大批华侨青年回国参军参战,或到后方为抗战服务。他们组成华侨义勇工程队、救护队、战时服务团、战地记者团等组织,为抗战提供人力支持。据广东省侨务部门统计,仅从东南亚、美洲和澳洲等地回国参战的粤籍华侨就有4万人左右。
此外,海外华侨坚决反对分裂、反对内战,有力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他们通过发表宣言、通电,开展讨汪运动等方式,对投降势力进行打击。
海外华侨的这些贡献,不仅为抗战提供了重要支持,也展示了华侨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他们的行动,为中华民族夺取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新社记者: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重温这块怀表背后的故事,有何现实意义?
贾世杰:如今,这块怀表陈列在文物展示柜中,但那段琼崖儿女抗日救亡、热血报国的故事宛如在眼前。南洋华侨在民族危亡之际毁家纾难、支援抗战的精神和中华儿女合力抗战的光辉历史,在当下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一方面,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华儿女血脉相连,是荣辱与共、生死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南洋华侨在国难当头时,毅然行动起来支持祖国抗战,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值得当代人学习。今天,我们要传承华侨“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更加广泛地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另一方面,积极发挥海南侨乡优势。海南是中国第三大侨乡,拥有130多万归侨侨眷,还有390多万琼籍华侨华人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琼籍华侨华人是海南建设与发展的独特资源和优势。今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更需以侨为桥、联通中外,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完)
受访者简介:
贾世杰,海南省博物馆陈列部主任、副研究馆员,海南自由贸易港E类人才,海南省人才团队“南海文博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参与“海南东坡文化遗址遗迹现状与改造提升研究”“博物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红色展览策展人的角色担当研究”等多个专项课题和科研项目,也参与策划“金犬望福——狗年犬文物展”“涨海推舟 千帆竞渡——南海水下文化遗产大展”等多个陈列展览。
(责任编辑:休闲)
-
从“进得来”到“留得住有发展”:拓宽家政就业渠道 完善保障让农村劳动力从业无忧
央视网消息:为了让农村劳动力在家政服务业“进得来”,《2025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提出开展生活服务招聘季活动,搭建供需对接渠道,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直播带岗”,精准推介家政 ...[详细]
-
中新网北京7月6日电 (记者 应妮)“花园不仅仅是种植,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世界观。”一场关于自然、美学与生活的对话5日晚在北京一家书店展开。商务印书馆新书《花园生活美学》首发式在此举办,该书作者、 ...[详细]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山西兴县:发扬吕梁精神 推动老区振兴发展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地处山西吕梁山区的兴县是抗日战争时期晋绥根据地首府所在地,八路军120师的主战场之一。晋绥军民在这片土地上艰苦奋斗,为保卫革命圣地延安筑起坚实屏障。如今,当地群众发扬吕梁精神, ...[详细]
-
中新社北京7月7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A股7日(周一)表现总体平稳,主要股指走势分化。板块方面,电力相关板块涨幅居前,表现亮眼。根据金融数据服务商东方财富的统计,当天电力行业、电网设备分别上涨3. ...[详细]
-
“七七事变”88周年 香港青年代表吁传承抗战精神、铸牢爱国信念
中新网北京7月7日电(李柏涛)今天是“七七事变”88周年纪念日。多位香港青年代表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皆对那段民族蒙难、山河破碎的历史铭记于心。他们表示,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基因之一。当代香港 ...[详细]
-
中新网杭州7月5日电 题:追忆民进先贤严景耀:以赤子之心照亮法治中国之路作者 林波1927年的京师第一监狱,一个22岁的燕京大学青年学生,毅然走进高墙。他并非身陷囹圄,而是以赤诚之心叩问犯罪真相。严景 ...[详细]
-
中新网香港7月7日电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九龙妇女联会《里斯本丸沉没》电影观赏会6日在香港举办。活动邀请影片导演方励、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会长林珍出 ...[详细]
-
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 记者5日从中国生态环境部获悉,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环保合作分委会(以下简称分委会)第二十次会议日前在天津召开。分委会中方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和俄方主席、俄罗斯联邦自然 ...[详细]
-
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地区因暴雨引发洪灾,截至当地时间6日,已造成至少82人死亡、约40人失踪。美国总统特朗普6日表示,得州洪灾是“百年一遇”“没人预见到”。得州向来洪水多发,然而为何这次灾情如此严重、伤 ...[详细]
-
中新网呼和浩特7月7日电 (记者 李爱平)“特别方便快捷,在手机上提交申请就行。”7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一家运输公司负责人李艳军说。李艳军表示,通过“内蒙古自治区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平台”提交货 ...[详细]